中式装修3大心病怎么破?我是这样考虑的:
1、贵。
家具是给自己用的,还是用来供的?
我想平头老百姓买家具,主要还是用的多,用来当成传家宝的少。
至于那些名贵木材,卖红木的地方总喜欢挂个牌牌,上面详细写明哪些是红木。
但是我研究过,红木这个内涵和外延却是不断扩大的:最早只有紫檀才算红木,后来酸枝开始算了;等到酸枝也找不到了,黄花梨就进入了红木大家庭,但是缅甸以外的黄花梨不算;后来缅甸没货了,越南的黄花梨勉强也加进红木队伍吧。。。(细节是错误的,大概意思没错)
比如现在有不少所谓的亚花梨、非洲花梨,在真正红木爱好者心目中是不算红木的,因此做成的中式家具并不昂贵。这种木头和东南亚花梨性质相近,密度略有不同,但是绝非本质区别,一般家用哪里分辨的出?就是林业专家,光凭“望闻问切”也看不出区别。再者说了,套句大不敬的话“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珍贵硬木这种资源真不是10几20年就能长起来的,谁能保证:过几年非洲花梨肯定进不了红木目录呢?
退一万步来讲,我买非洲花梨家具,就当买的是略贵一点的纯实木家具,对很多人来说,也并不是遥不可及。
月星的荣麟京瓷,红星的柏森大观,第六空间的东方韵,普通人也可以看看。

(排名不分先后啊~~)
2、古板压抑乡气
如果你说的是*年*红,或者是红木家具展上的家具,那我只能说你OUT了。
中式家具分明、清两大类型。现在一般人心目中的中式家具基本上都是清式的,敦厚,雕花,贵气逼人,如下:
事实上,中国家具的巅峰在明朝,明式家具主流在苏州,即苏作家什,而苏作的精华则是文人家具。
上图是和唐伯虎齐名的“明四家”(亦称“吴门四家”)之一——仇英——所绘《临宋人画轴图》,很好的表现了明朝文人的书房陈设。还挺小雅的,床、踏、几、炉、屏风俱全。
明朝中后期朝政昏庸,而江南地区资本主义萌芽,人民生活日加富裕,很多文人对朝政失去兴趣,而将兴趣转移到日常生活中来,直接导致社会生活各方面大发展,比如紫砂器皿的兴起,比如文人家具的出现。
这些拥有很高审美情趣的文人,亲自参与到家具的设计、制造中去,使其拥有造型简练、格调高雅、工艺精细、实用性强的特点。(说的我头上汗都出来了,还不知道几人看的进去

)
事实上,明式家具直接影响了世界家具潮流,在18世纪欧洲就流行过中式家具。不仅是进口,欧洲自己还仿造了若干中式家具,并且有所发展。现在去搜北欧旧家具,还能找到不少中国风的当地家具。请看下面这把椅子:
在无数的新中式作品中出现,充满了中国风味,亲爱的李鸣大师毫无意外的在我家的效果图中也加上了两把,其实这把椅子确实是一个老外——丹麦设计大师汉斯.维纳——设计的“中国椅”系列之“叉骨椅”。
3、祛除“买家秀”影响。
只有一个办法:到装大学习好贴,提高自我修养。
更快捷的办法则是
——找一个靠谱的设计师。
本帖最后由 zhjleo 于 16-3-13 22:33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