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和几户邻居聊天的时候发现大家基本都用的无主灯设计
基本大项都看完了,顺道就开始看看灯,开始以为是个不大的支出,没想到如果根据需求不同开始讲灯光设计的话,是个预算就要不断的提高了

关于灯光的专业知识太多太杂,再加上跟电相关的知识对我来说就是天书,所以只能做些基础的功课和分享
参考知乎:
【此处为站外链接,请谨慎打开】 【此处为站外链接,请谨慎打开】
开始是真没在意,但是被邻居小伙子一普及,再加上去专业灯光设计办公室去看过,才知道原来有这么多差别。又一次纠结预算了... 目前家里所有灯的具体配置还没沟通完毕,希望沟通完了预算可以压一压
无主灯包含几类:
射灯:光线柔和,可以营造气氛,也可用于局部采光,能自由组合变换角度。
筒灯:有明装筒灯跟暗装筒灯,17年我家装修的时候全屋用的都是暗装筒灯,近一两年明装筒灯用的比较多。
灯带:一般隐藏在吊顶、墙面或者地面,用来勾勒空间轮廓,我现在住的地方晚上客厅照片主要就用灯带(全开筒灯太亮感觉)
轨道灯:应该属于射灯的一种,在商场、书店、博物馆等商用装修上,现在家装也开始有采用
落地灯:落地灯相对于台灯,高度上有明显的优势,相对于吊灯,又可以灵活地调节光照角度应用区域广泛的灯饰。
壁灯:不会让深夜起床的人觉得刺眼,设置在脚边等较低的位置,不会使人在深夜中过于清醒,能够营造气氛。
装饰灯:这类灯不需要太高的亮度,只需要摆在低处来补充照明,也有着壁灯一样的作用,保护人起夜时不被绊倒。当然,不打开的时候也只负责美观。
我家这次用射灯、明装筒灯、轨道射灯、灯带、局部地区用装饰吊灯和壁灯
现在住的地方是17年装修的,也是采用的无主灯设计,采用全屋筒灯,结合目前的使用有几个问题所以这次选灯的时候就会比较在意:
1、使用的筒灯有的时候看会感觉特别刺眼,这次选灯就会特别关心 有没有看上去不那么刺眼的光。
2、功能性区分的局部照明,不要一打开通篇亮光,而是满足不同需求下的照明就好,比如看看电视的光亮(黑黢黢和全开亮光看都对眼睛不好)、暗处台阶光亮(免得走路绊一跤)、书桌的光亮(非台灯)等
我再最开始做的时候可以到5000不到就能满足全屋的等,但是咨询下来如果要求提高几万出去也是可能的,因为灯光的说法确实太多了

。
基础信息篇
1、一定要选COB光源
设计师开始说要求不高可以网上看,基础射灯入门就用雷士或欧普,价格不贵,只不过注意要是COB光源,稍微查了下才知道COB光源可以理解是LED的一种升级的
封装技术,是指芯片直接整个基板上进行绑定封装,N个芯片集成在一起进行封装,主要用来解决小功率芯片制造大功率LED等的问题,可以分散芯片的散热,
提高光效,同时改善LED灯的眩光效果;COB光通量的密度高,炫光少光柔和。也就是小小的解决了我之前说刺眼的问题的第一步(只是第一步,不代表cob就不刺眼)
,不过现在大部分射灯都是COB光源了。
2、为什么不用筒灯而用射灯

对于射灯筒灯光效主要就是照明作用,不具备烘托气氛的作用,射灯不仅可以照明,重要的是可以起到烘托氛围,点缀突出特定区域,所以有的射灯会被称为“洗墙神器”显得墙很漂亮~
对于射灯其实会有很多专业的说法,再研究的话就是涉及到专业灯光设计范畴了,也是为什么我同样数量的灯可以从2000到一万不等,但是再升级的设计来做就再翻倍的涨预算了。
稍微专业信息篇:
1、「光束角」
射灯和筒灯的区别就要提到一个关键的参数“光束角”,光束角就是整个灯50%的光都在这个角度,简单的理解光束角就是灯具出光的形状。光束角不同作用不同,比如陈列品、壁画、照明灯等作用不同光束角大小不同,不过根据风格、色调、墙面不同就会差异,所以就会有了灯光设计师,以前灯光设计多师用在商用比如博物馆、酒店、超市、衣服店等,现在家用也逐步多起来,吃得住预算的人可以考虑。

2、「色温」
色温就是光线中所包含的颜色成分(计量单位是开尔文(K)),数值越大,视觉上的色调越偏冷;光线越白,越接近自然光,
家用色温一般在2700K~4000K。划
重点!不同装修风格,推荐色温
2700K 中式(全屋花梨红木沙发雕花那种)
3000K 新中式、日式、东南亚、欧洲宫廷式、美式
3500K 北欧、简法、现代、极简、混搭
不同的色温在一起对比,低色温会发黄、高色温会发蓝,而且咨询的时候设计师也提到过,
不同牌子的等同一色温视,全是暖白光看上去觉也会有差异。

2700K. 3000K.3500K.4000K▽

3、「功率」
除了色温以外,听说经常会有人问到的问题就是:卧室用8W会不会太亮?(我就问过类似瓦数问题,这次房子第一版设计配置是7w,我问能不能用4w)
划重点(参考),层高3.5m以内,家用嵌入式射灯功率5~8W,明装射灯、轨道灯8~10W
4、「显色性」
显色性也就是把灯光把物体颜色还原的能力,显色性就越好,照出的物体就越接近真实的颜色,一
般灯光显色性90Ra以上就可以算得上是高品质的射灯,只要记住看灯的时候注意CRI≥90Ra就行。一般情况下,色温越高显色性越难处理,同款品牌同型号芯片2700K、3000K能做到CRI≥95Ra,而3500K、4000K一般只能做到CRI≥90Ra,
Luminus.3500K.90Ra VS Cree.3000K.85Ra ▽
5、
「眩光」
眩光就是说的看着刺眼的光线,
就算是再深防眩光的射灯,在射灯正下方也一样会有眩光
眩光原理

两边灯具有同样的亮度和光束角,为什么左边眩光刺眼?而右边柔和舒适?
区别在于,
两个灯具的遮光角大小不同。
所以这5个要求如果提高,那选的射灯的价格就会越高
本帖最后由 fujioga 于 2020-8-20 17:59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