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些牌子广告上吹的再是中国人的骄傲,仍然不会成为能买车的90%的人的首选;
说国产车性价比高的有两种人,愤青 & 相关利益者。
手机市场国产品牌再花样繁多品牌林立,仍然在IP和安卓的主流下屈身山寨市场;
说国产手机性价比高的还是两种人,没用过同等价格HTC或者主流机 & 喜欢携带随身喇叭。
达芬奇的那个谁一边说着“我们真心觉得广东产的部分家具从水平和造型上都完全不输给进口货,才拿出来卖”,
一边留着眼泪低头道歉。
国产的不一定比进口的差,小概率事件。
当然,市场上,尤其装修市场上各种挂羊头卖狗肉的东西多了。
我只知道,在我之前工作的某能源行业国企中,
进口的变频器事故率大概是国产的(还是大家都知道的某知名工业品牌)数十分之一。对,没错,数十分之一。
进口的空压机事故率在投产三年内为0,国产的新加的两台(又是大家都知道的另一个知名工业品牌)三个月停机维护六次。
差距,就是这么大。
我们大学学经济时,随处都能看到一个论点。
“中国制造,没问题!有问题的是中国制造的好货都不在中国。”
所以美国人对中国桥梁承包商的质量百般挑刺也找不出问题,而中国自己建造的高铁轨道只能让人“呵呵”。
橱柜这东西,到底是国产的还是进口的,估计每个品牌每个销售员都能给你不同答案。
关键不是听别人说,没用。
要自己去看,去比较。你让说德国膜、台湾膜的商家拿样品给你比较或者试验,自己得结论。
至少厚度这东西,22MM和18MM的成本,不管谁用什么姿势什么方式来思考,都知道肯定完全不一样。
而我,真的,用游标卡尺量过。
这年头,太多玩意以“性价比高”的噱头来推销“低端便宜货”。
同样的,太多玩意以“完全进口”的噱头来推销“国产精品货”。
多比较,多思考,多查阅资料,多请教他人。切忌迷信,切忌跟风,切忌轻易被忽悠。
我们都没有那么多时间和精力去细致到装修的每一个领域。
用有限的精力收集尽量多的资料,这是我的做法。
之后,再相信你所相信的,再喜欢你所喜欢的,买东西不就这么回事么?装修买主材自然也不例外。
什么东西都想100块买到市面值1000块的货,这种思想真的对吗?
无聊说说,权当一笑,不喜者请无视,没兴趣和时间争吵~